导演呢?
结果好了,人家看在里不来了。
尤其人家又受邀去过坛吃饭,知那儿有多少的好东西。
于是李导也就提了最让宁卫民为难的条件——让他把曾经借给剧组的那几件木家“匀”给自己。
当然,李导不小气,他的条件是十五万块人民币,然后把剧装和白送。
以国当前的行市来说,这买家的价儿已经够吓人的了。
就是放在港城,这些家也不过就翻上一倍,值个三十万港币,那李导还得搭去天价的运费呢。
何况上千套的剧装又白送,当初在国这些剧装也花了不十万呢。
人家真不算黑,这是公平交易。
可问题是,宁卫民是明知钱好赚,难找的呀。
当初他拿来诱惑李导的那几件家,多数都是紫檀的,日后随便一件都上百万。
拿未来的小一千万换这些戏服?
这怎么能够不肉疼啊?
打心里讲,他宁可给李韩祥二十万,三十万的价,把那些戏装买来,也不愿意匀一件家。
但这么着,也就太不恭了,绝对会砸锅。
咱们华夏不是西方,办事不能图穷匕见只谈钱,同时也得讲面和人啊。
哪怕你救助别人都要予以尊重,这是咱们华夏文明的先。
反正最后谈来谈去谈到了1984年的年底。
最终,宁卫民拿两件儿紫檀家作价六万元匀给李大导演。
而他这边,也得四万块以保费的名义交给京影厂,算是替李大导演和昆仑影业全了面,这才把仓库里的戏服到了手。
说实话,这笔生意的是亏是赚,宁卫民也心里糊,这是破天荒一回,他算不大明白。
不过,好在李导演是藏家不是卖家,东西给他倒不虞失海外,首先就没有这方面心里负担。
而且跟这样的知名人结个善缘,也有利于宁卫民今后在文艺界里行走活动。
何况有共同的好,他们还能一起交交,也属难得。
老师书里不是也揭示过了嘛,日后老李人没了的时候,李太太还会大甩卖的。
宁卫民要是在老李生前多功夫,他到时候未必就不能吃上一人血馒,戗了老的行。
当然,最重要的,还是到手的戏装和,东西质地倒是真不错。
那都不是为了糊镜而的,工艺相当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