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,一些导演拍的艺术片是刻意去远离群众生活的,他们反倒以票房为耻。
所以在拍摄之初,这“求名分”的一关就先把父俩给难住了。
哪怕有《夕照街》的良好反响和度在前,全没用。
这样一来,他们就不得不低声气四求人,千方百计的找门路,给自己的电影“准生证”。关键是上赶着不是买卖啊,求人哪儿是那么好求的?
这个过程注定会受到歧视,甚至是饱屈辱的。
像去年,陈培斯曾特地坐火车带着他们自己的剧本远赴“西影厂”。
却没想到,那个因支持艺术片为“第五代导演”们集念的西影厂厂长,甚至都懒得来见他。
只派一个副厂长很随便的翻了翻剧本,就明确的了回绝。
“这类电影我们不。”
再往后,陈培斯无一例外都撞上了这样敷衍的钉。
于是回去之后疲惫不堪的跟陈老爷一商量,只能迫于无奈,采取“先上车后补票”的办法。
那就是去外面想办法拉来投资,靠自己的力量先拍摄电影再说。
这爷儿俩把好希望寄予在了未来的运气上,认为或许拍完了电影,“名额”问题就解决了呢?
没准那些电影厂也是怕给了“名额”,他们再提资金和演员的要求,这才借推脱的。
可谁能想到啊,等好不容易拉来了投资吧,剧组也凭着四求人攒起来了。
但电影刚要开拍,却飞来横祸,他们居然被人举报到了电影局那里。
上面上勒令停止,不许他们再拍了。
这一陈氏父可是着了大急了,最后都把陈老爷着跑到电影局领导办公室里拍桌的地步。
亏得陈老爷人缘好,许多老同志都看不过去了,有求的,有过问的。
电影局才勉让“中影公司”收了这“没娘的孩”。
也就造就了我国有史以来唯一没有厂标的电影。
可即使如此,也兴不起来啊。
因为除了电影局给予了“不为例”的警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