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这也就是在木轨通了以后,若是换了从前,的价钱那般贵,寻常人家也是不敢想的。
常乐县这里距离昌虽也不算太远,但是当地这时候却鲜少有人种,即便有那富裕人家院中种了几株,也未必都能长得好,专门种了拿来卖的,那更是没有。
这两担罗用分得了一担,他将其中半担送给了自己的那些弟,另外半担就在县衙里分了,他自己和乔俊林便只留了两三串。
这年的人原本就没有什么零嘴可吃,甜更是稀罕,那对于当地许多人来说都很有引力。
话说这心里一旦有了盼望,日过起来也就更加有滋有味。听闻今年秋后能有吃,羊绒作坊里那些小娘们活都有劲了。
唐代的昌城就是在现在的吐鲁番一带,之前说过的,不知大家还记得嘛。
这些个大人家,尤其是相对富裕一些的大人家,每每来采买的时候都是很大手笔,寻常小买盐论斤,他们买盐论担,很是令人艳羡。
罗用寻思着,等再过几年,红薯在他们当地推广开了,最基本的粮有了保障,再加上他们这里的消费能力又比较可以,有这方面的市场需求,到时候应该就会有人开始种卖,就是不知他那时候还在不在常乐县了。
只可惜他们每个人就只分得了少少几个,吃完了就没有了,真是无限惋惜。
作者有话要说:
着实不少钱呢。
瞅着就要白叠花秋收的季节了,羊绒作坊这边也开始了织布作坊开工前的准备事宜。
县衙里那些个小崽们兴得就跟过节一般,一人分得几粒,捧在手里小心吃着,津津有味,吃得连都不舍得吐。
那些个吃的小孩,哪里知晓这许多,就是觉得这昌来的真是好吃得不得了!吃了还想吃!
不过现如今在这常乐县中,却也没有哪个大是比罗二娘更“大”的,那昌过来的价钱那般贵,她一买便是两担。
他们弟从小长在西坡村,从前只听人说过这什,却本不知它是个什么味儿,后来她在凉州城倒是吃过,却也不如这些昌的这般甜这般好,罗用在长安的时候不知吃没吃过。
话说在这个年代,人都以计,那些个人丁兴旺的大人家是很让人羡慕的,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兵,寻常人也不敢欺到他们上。
吃过了这几颗,之后好几天都忘不了这味,日也想夜也想,也有跟自家大人磨泡的,俱都没能得逞。
现如今他们这常乐县城中盼着吃的人可不少,不仅是城里这些小孩,许多妇人娘们心中也都是盼望的。
这些准备工作目前是罗二娘在主持,她也跟面的事们都说清楚了,这个织布作坊,她打算交给彭二去,而且今年的织布作坊不会办在羊绒作坊里面,而是在外面另开一个,让各位事们去好各自手底的女工们的工作,若有想去织布作坊的,
第378章
不过大人们也跟他们说了,待到秋以后,那些昌的商贾还会来卖,到时候再与他们买,说那也好吃得很。于是这些小孩整日就巴望着日能过得快些,快些秋,那些昌的商贾快些来卖。